近日,有媒体报道称,知名餐饮品牌“绿茶餐厅”多家门店拆除了“现做”相关宣传标识,部分门店菜单及宣传物料上“无预制菜”字样也被涂黑或遮盖。这一举动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和讨论。
据了解,绿茶餐厅此前曾以“现做”作为主打卖点之一,强调菜品新鲜制作、非预制,以此吸引注重食材与口感的高质量客群。然而近期,不少消费者发现,门店原本悬挂的“现做”招牌已被撤下,菜单中“拒绝预制菜”等相关表述也被人为涂黑处理。有顾客反映,部分菜品出餐速度明显加快,口感也与以往存在差异,疑似改用预制菜制作。
针对这一情况,绿茶餐厅官方尚未给出明确回应。有业内人士分析,餐饮企业调整产品策略可能与成本控制、出餐效率及标准化管理有关。使用预制菜能够减少后厨人力依赖,保证出品稳定性,并提高翻台率,但也可能削弱消费者对品牌“新鲜现做”认知的信任。
消费者对此反应不一。部分人表示理解,认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合理使用预制菜是行业常态;也有长期顾客感到失望,认为品牌背离了原本的定位,质疑其宣传与实际不符。
目前,市场监管部门对“预制菜”尚未出台统一标识规定,许多餐饮企业是否存在“宣传与实际不符”的情况,仍依赖企业自律和消费者监督。此次绿茶餐厅调整宣传内容的行为,是否涉及产品制作流程的实际变化,仍有待进一步观察。
无论如何,餐饮品牌的生存与发展终究离不开诚信经营和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。只有真正明确产品属性、做好沟通,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建立长久信誉。